人民网首页人民网|福建频道|热点专题

    近日公车“让座”事件频发,从杭州小伙未让座被连扇5个耳光到济南年轻妈妈掌掴未让座男子,等等一系列事件又一次将“让座”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为何道德问题里却掺杂着暴力的影子?道德无法用暴力维护,即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即是道德的适用范围。认知层面的缺失致使暴戾之气充斥着“让座”事件。而对于道德与法律的认知则来自于公民教育,显然,我们缺失了这一堂公民课。

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


让座是美德值得肯定和鼓励

让座与否纯属个人意愿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有些人,不但不思自我反省,不体谅他人,只一昧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需求。这是极度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观。只要稍微站在别人角度考虑,体谅也许不让座的人有他的难言之隐,那么公交车让座之争就能避免了。【详细】

我们都有不让座的权利与自由

    不让座,是买票上车的权利与自由。只有尊重这个基本常识,让座的道德诉求才不至于走向暴力,不至于裹挟夸张的戾气。如果不能在法律规则、人伦道德等秩序层面拎清先后与主次关系,个个以道德圣人的姿态苛责常人、甚至不惜践踏公民合法权益以成全高蹈的"美德",那么,道德不过就是皮鞭与阴谋的殉葬品。我们时常耳闻目睹"被让座"的诡异,甚至让座者连起码的谢意都无法获得,根源恰恰在于舆论过于拔高了"道德",而不惜以戕害权益与自由的姿态成全这种表面的"美"。于是,一件简单的道德内省可以完成的事情,非要一众口水来逼你就犯,人人惧于不知天高地厚的道德标尺,人人却又在私底下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详细】

道德不应用暴力维护


济南小伙没让座挨耳光

施暴不能“惩恶扬善”

    太多人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一丁半点的忤逆,只要有人与他意见相左、顶撞或者争执,他就会使用暴力,美其名曰“惩恶扬善”。在他们的字典里,所谓道德就是我来了你必须让座,我打你你必须忍着。显然,这是一种可耻的痞子行径。让座本身是一种美德,是心灵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偏偏有人要用血去浸染它,这真可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详细】

暴力解决不了道德困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位男乘客的“替天行道”行为,比小伙不让座更不道德,更可怕,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更大。因为,殴打他人,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违法行为,除了应受到法律制裁之外,更应该受到世人的谴责。

    更重要的是,用滥施“私刑”的武力手段,非但解决不了“不让座”的道德困境,反而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甚至是敌对情绪,而“不让座”或将成为一些人防范、报复他人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详细】

即便站在道德制高点 也不应触犯法律


虽然不让座应受到谴责,但打人终究违法

    道德毕竟不同于法律,道德虽具有约束力,却没有强制性,所有道德行为都是建立在行为人高度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任何其他人都不能强制某某尽义务或不尽义务。

    即使行为人违法,应受惩罚,也不能由当事人说了算,更不能由当事人来执行,而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定性处理。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就破口大骂,就动手打人,既暴露了某些人的道德弱智低能,也暴露了其法律无知,既不是一个有德之人,更不是守法之人。【详细】

    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让座不让座,永远只属于道德范畴。让座是一种美德,不让座也是一种个人权力,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必须让座或者不让座可以给耳光。

    魁梧汉子殴打不让座小伙,则显然触犯了法律,致人轻伤,还够触犯刑律。

    敬畏道德,更要敬畏法律,而殴打他人者的道德水准,恐怕还远远低于这位不让座的小伙,因为他已经离开道德层面而滑向了违法暴力。连基本的法律都不能遵守的人,又何谈高尚的道德?【详细】

杂谈“让座”


国外公交车

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不让座?

    1、自身存在身体缺陷之时;2、身体有恙之时;3、上下班高峰时段遇到成群购物的老人之时;4、需要乘坐超过10站路,遇到“中年老人”之时;5、穿高跟鞋逛完街后,遇到夸张地抱着5岁以上孩子的家长之时;6、自己携带很多东西之时;7、遇到接送孙子上学自己不坐却让孙子坐的老人之时;8、人太多了,扶手没处抓,地方没处站之时;9、遇到时髦的中年人讨座之时;10、遇到孕味不明显的孕妇之时。

盘点各国让座见闻

    首尔地铁:首尔地铁里每节车厢都有老幼病残孕的专座,这些座位即使车厢里再挤,也不会有年轻人或者身强体壮的人去坐。老年人上来直接就奔那去了,特方便。而且地铁站台上有标识,清楚地知道从哪里上车离这个座位比较近。

    英国公交/地铁:英国人一般不让座。他们认为你有能力乘坐公共交通,就有能力站立。如果腾让座位,人家反而觉得你是看不起人。【详细】

    一味地把“让座”事件归结为道德指数的高低,有失偏颇。
    不让座不道德,无可厚非,但动用暴力维护,即是触犯了法律。强制力是法律的特征,道德却没有。在道德事件中夹杂着戾气显然违背了道德形成的初衷,也超越了道德范畴。
    那看似正义的巴掌把道德驱散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法律给肇事者恶补一堂法治课,这一堂法治课也是公民教育的第一课。

人民网福建频道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出品:人民网福建频道 策划:张子剑 美编: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