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频道人民网首页福建频道首页|今日头条

    30年前,湖里出口加工区的一声开工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序幕。 30年沧桑巨变。厦门特区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联合国人居署在授予厦门“联合国人居奖”时,作出这样的评价:“厦门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 …… 详细>>

转变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式,并启动金钥匙。新华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式,并启动金钥匙。新华社

  30年间,地域空间相对狭小、传统资源匮乏、工业底子薄弱的厦门,靠什么实现如此之高的发展速度?
  答案是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厦门再次发力……
  2010年6月,国务院批复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特区面积扩大了12倍,标志着全域特区时代到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岛外集美、海沧湾、同安、翔安新城建设相继开工。今年6月,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正式启动,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首批18个项目已全面推进。
  不求最快,但求最好。30年来,厦门走出了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厦门每平方公里产生GDP超过1.3亿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57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 详细>>

民生优先: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这里是幸福海岸线。11月16日,一对对年轻情侣在厦门环岛路海滨拍摄婚纱照片。新华社 这里是幸福海岸线。11月16日,一对对年轻情侣在厦门环岛路海滨拍摄婚纱照片。新华社

  厦门市财政一般预算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厦门舍得为百姓花钱。
   “十一五”期间,厦门市财政投入130多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全民低保、全民医保、全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性住房……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
  从2010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每个参保人每年可享受500元免费基本药物,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和城市居民一样,厦门农民也能得到低保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呵护。
  厦门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政府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城乡一体,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教育待遇。
  厦门率先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应保尽保。详细>>

生态立市:不遗余力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厦门号”帆船11月3日从福建厦门五缘湾外侧海域启程,开始环球之旅。各界人士来送别。新华社 “厦门号”帆船11月3日从福建厦门五缘湾外侧海域启程,开始环球之旅。各界人士来送别。新华社

  高集海堤,厦门岛第一个出海通道,上世纪50年代,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倡导和推动下,厦门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修建而成,鹰厦铁路得以进岛,为厦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堤有历史功劳,但导致了水动力减弱,航道、浅滩淤积加剧,水质下降,生态景观恶化,阻断船只和中华白海豚的通道等种种问题,开口势在必行。近日,厦门市宣布,高集、集杏、马銮等7座海堤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部打开,以恢复厦门海域原有的生态环境。其中,高集、集杏两座海堤已先行开口改造。
  生态立市的厦门,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是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形成的湖,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湖周边37平方公里内的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30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内,臭气熏天。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厦门市投入巨资,持续整治提升,使筼筜湖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详细>>

先行先试: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首批台湾水果2005年经“小三通”运抵厦门。2006年,大陆第一个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在厦门揭牌。 首批台湾水果2005年经“小三通”运抵厦门。2006年,大陆第一个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在厦门揭牌。

  厦门特区的发展,厦门人的幸福生活,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息息相关。
  因台而设的厦门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又要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
  重任在肩。多年来厦门倾力厦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厦门特区发展所迸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形成了对海峡彼岸最现实、最贴近的说服力和融合力。
  经贸、文化、教育……厦台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厦门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两岸基层政党、市县政府和各界之间的参访,率先启动赴金马澎、赴台个人游。“小三通”每天36个往返航班,运送旅客累计超过700万人次。
  两岸一家亲。来厦台商从最初的“只身探路”到现在的“举家扎根”,见证和推动了厦门的繁荣发展,也分享了特区繁荣发展的成果。 详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