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長長的弄巷(我與一座城)

陳培德
2024年02月07日09: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4年元旦剛過,我再度回到福建廈門。這次沒住在位於新城區的大女兒家,而是住到弟弟家——位於老市區四仙街26號的老宅。老宅是我少年時和父母同住的地方,典型的南方三進式的院落老平房。三間平房,大姐、二姐兩家各住一間,我、弟弟、妹妹和父母親合住一間。廳堂的對面是另一家子。我上大學離開了這裡。而父母親去世后,弟弟一家一直住在老宅。

四仙街26號有我揮之不去的濃濃鄉愁。這裡有我少年時的童趣。一條長長的弄巷,放學后我們鄰裡的孩子們常在弄巷裡滾鐵圈。家門口有個大大的平台,我們常在這裡打陀螺、彈玻璃珠、玩老鷹抓小雞。這裡也有艱難生活的印痕。廈門解放之初,父親被市軍管會安排在廈門至香港的貨輪金順安號上當海員。后來船主改了航線,父親棄職回廈門。老實巴交的父親沒有向軍管會要一份工作,而是用一根扁擔開始自謀營生的生涯,賣菜、賣豆腐腦、賣草藥,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我曾萌生輟學出去做工的念頭,但父親堅持就是自己再苦也要讓孩子讀書。

那時,我和弟弟放學后常跑去幫父親把沉重的擔子挑回家。三年困難時期,年過花甲的父親仍然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因為一天不出門全家就斷炊。父親為孩子們能有出息甘願千斤重擔一人挑的精神,激勵我更加發奮讀書。我小學保送初中,初中保送高中,並在1962年考上北京大學哲學系。為了湊夠我進京求學的費用,父親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二姐還拿出她的退職金給我做盤纏。

四仙街26號,是我在艱難中磨礪長大的地方,也是我走向希望的出發地。我始終深深地眷念著它。回廈門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出門,尋找少年的足跡。四仙街位於廈門著名的特色步行街中山路的岔路口。幾十年過去,面貌依舊,始終保持著歷史的風格。路面寬一般在兩米以內,石板路段是老的,水泥路面是后來新鋪的,不能通汽車。巷弄如織,四通八達,頗像迷宮。沒有死胡同,每當走到巷底以為走到盡頭,結果一拐彎都有窄路逢生,又有出口拐向另一條弄巷。一大片巷群有十幾個路名,有的叫巷,有的叫街。

原來的弄巷裡都是一層的老宅。其中穿插著幾處新中國成立前兩層庭院式住宅,現在門口挂著不可移動文物標識。弄巷住戶密集,當地政府開明,從實際出發,沒搞大拆遷、大建設。這既省掉一大筆拆建費,又保持老城區原有的特色。但無論是私宅還是公租房,隻要經過批准,都可以自費改造翻修加高。主巷兩側開著各種小飲食店,路邊散落著肉鋪和菜攤,各種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方便居民就近購物。

幾十年來,弄巷裡一直保持著傳統的民俗。路邊的“四仙石”修繕得更新更有香火氣。每到傳統節日,不少人會自發地給它張燈結彩,爐裡的香密密麻麻,香火很旺盛。居民們世代都居住在同一條弄巷裡,彼此知根知底,常熟如自家兄弟,和睦相處,民風淳朴,門戶敞開,相安無事。這是和住在高樓裡感覺大不同的民風。正因為有了對老城區的保護,讓十八歲離開、八十歲再回來的我,還能找回往日的印記。

四仙街弄巷只是廈門老市區弄巷的一角,也是縮影。每一條大街的背后大都有一片這樣的巷區。本地的城市化建設思路既創新,又務實,既擴城,又留舊。除了如織弄巷留下歷史的印記,大街也仍保留著獨特的排樓風格。除了海濱大道,市內沒有高樓林立,隻有少數加高或重建的樓宇。一般每條街都是清一色的三層四層排樓,外牆體統一重新裝修,但依然保持舊時的風格,二層以上是騎樓,人行道就在二樓的屋檐下,行人走在人行道上,可以遮風擋雨。

廈門作為全國知名的宜居城市,一大亮點在於改革開放后既擴建了繁華的新城區,又在保留歷史風格底色的前提下改造提升了老城區,既讓外地游客流連忘返,又給出外的本地人留下濃濃的鄉愁。這座經濟發達、旅游興旺的城市,是一座有故事的特色城市。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7日 第 20 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