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市畬族歌舞團成立三十五周年

金鳳朝陽揚閩東之光  畬歌畬舞秀出“最炫民族風”

2023年12月08日20:4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寧德12月8日電 (記者林盈)“歌是山哈傳家寶,千古萬年世上輪。”“山哈”是畬族自稱,意為山中客人。畬歌對畬族而言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載體,亦是傳情表意的生活方式。鳳鳴山海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今,畬族歌舞仍以“傳家寶”的形式代代相傳。

畬族舞劇《山哈魂》劇照。劉海棟攝

畬族舞劇《山哈魂》劇照。劉海棟攝

在畬族集中分布的福建寧德,寧德市畬族歌舞團對這一文化瑰寶的挖掘與傳承已持續了35年。

1988年,由原寧德地區越劇團和海島文工隊合並組建的寧德地區畬族歌舞團成立。此后,歌舞團創作了畬族首部舞劇《山哈魂》,音樂劇《畬嫂》、民族歌劇《鸞峰橋》,以及畬族歌舞《藍色家園》《太姥畬家情》《五彩山哈》《鳳凰到此》《祥瑞畬鄉》《畬族婚典》……35年來,一批批體現畬族氣韻、寧德氣派的精品力作獲得全國性獎項50多項(次)、省級獎項120多項(次)。

舞蹈《花朝節》。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舞蹈《花朝節》。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12月7日晚,一場紀念寧德市畬族歌舞團建團35周年的文藝演出上,帶有強烈畬族風格的《花朝節》《手指舞》《鳳朝日月》《畬族婚禮》《鳳冠銀光》等系列舞蹈,以畬族歌王鐘學吉為題材創作的畬族舞劇《山哈魂》,展現寧德民間文化風韻的組歌《山海的交響》,以壽寧縣下黨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力擺脫貧困的事跡創作的民族歌劇《鸞峰橋》等等為觀眾們獻上一場視聽盛宴。

展演作品中不乏屢獲全國大獎的創新之作,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作品兼具現代觀眾的審美旨趣與傳統民族藝術的獨特印記。這也被多位文化研究學者評價為新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一種示范。

體現畬族節俗的歌舞表演。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體現畬族節俗的歌舞表演。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畬族的家族文化、對鳳凰圖騰的崇拜以及特有五彩衣等核心的文化標志都在這些文藝作品中得以體現。”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副院長張先清表示,通過挖掘畬族文化元素,提煉畬族藝術符號,將畬族優秀文化中蘊含的本土智慧與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等時代議題結合起來,有助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山哈魂》《手指舞》《鸞峰橋》等作品在聲光舞美編導等方面,都體現出傳統民族藝術與時俱進的嘗試。寧德市畬族歌舞團副團長雷勝輝是這些文藝作品的編導,他認為,創作少數民族傳統文藝作品首先要保留自身本色,不能一味為迎合受眾使其偏離根本。在這基礎上,以現代人的眼光審視傳統,加入新的藝術元素,以新的編舞理念,融入現代編舞技巧,通過舞台調度、音樂渲染、服裝舞美、燈光音響等強化觀眾審美興趣,提高作品可看性。重要的是巧妙融合,否則會導致“涇渭分明”的尷尬場面。

如何把握畬族歌舞之精髓並創作出符合時代審美和文化需求的作品?

在12月8日舉行的寧德市畬族歌舞團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多位業內專家談了自己的思考。

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副會長章紹同建議,要用好畬族民歌資源,建立資料庫運用現代化的記錄方式,將樂譜、音響、民歌手的口述視頻等整理收藏起來﹔建立畬族民歌口傳的傳習所,把優秀的民歌老師請進來授課﹔以理論研究的成果指導和推動畬族音樂的當代創作,讓畬族音樂的研究和探討與創作相呼應﹔突出畬族題材作品特色,把畬歌中音調、節拍、假聲演唱、滑音式收腔等鮮明特色展示出來,創作好作品。

“要講好中國故事,就要用現代藝術形式來弘揚中華文化。”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何利山認為,要積極探索現代藝術形式,努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要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喜好和需求,讓文藝創作有機結合畬族文化﹔在形式和思想上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手法,將現代元素融入到傳統的畬族藝術中,使作品更加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感﹔要注重培養鼓勵和支持年輕人從事藝術創作﹔注重市場化探索和實踐。

年輕演員演繹畬族新曲目。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年輕演員演繹畬族新曲目。寧德市畬族歌舞團供圖

透過富有生命力的畬族文藝作品,我們能感受到畬族歌言原生態的歷史厚重感和生命力,畬族人民勤勞勇敢、忠誠剛直、純朴和靜、團結友善的民族性格,以及對生活和美、家國和睦、社會和諧的追求。這與長期的田野調研有密切關系。雷勝輝介紹,為創作好畬族人民的歲月史書,歌舞團創作團隊長期深入畬鄉畬村,與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民族數千年間繁衍發展延續至今的支點,這才有了貼近生活的藝術。

“這些精彩的畬族歌舞作品順應了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大趨勢,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一種體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少春表示,新時代的寧德市畬族歌舞團迎來了新的機遇,可以通過呈現包括畬族在內的中華民族人民一起走過的奮斗歷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