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入選全國百強  龍岩新羅區應急搶險救援裝備產業集群這樣崛起

2023年10月29日09:5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崛起之路

日前,工信部發布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其中,龍岩市新羅區應急搶險救援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第二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00強。

機械產業是新羅區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新羅立足已有的機械產業基礎,高起點規劃建設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通過協同創新匯聚發展要素,積極培育和扶持僑龍、海德馨、龍工、龍淨、龍馬、海博等一批安全應急產業領軍企業,實現了產業規模從小變大、產業布局由散到聚、產業能力由弱變強的逆襲,培育出企業研發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相互補充的產業創新生態,形成應急現場保障、應急排水、工程搶險救援、安全環保、應急醫療處置、森林防火與城市消防等六大覆蓋裝備制造和服務的產業集群,構建起涵蓋安全防護、監測預警、應急救援、安全服務的系統集成產業鏈條。

精准培育 以創新提升競爭力

近日,在位於福建龍州工業園區的龍岩市海德馨汽車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內,工人們忙著組裝生產各種移動應急電源車、搶險救援照明車。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這幾年,公司相繼推出5G基站通信車、新型旁路作業車、后勤保障車等應急救援車輛新產品,同時重點開發了消防、應急管理部、礦山救護隊等市場。”海德馨公司總經理吳東鋒說。

新產品和新市場的不斷耕耘,讓海德馨步入發展快車道。今年1—9月,公司營收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目前,公司正聚力研發智能多模大功率儲能車和多功能應急保障車等應急裝備。

在新羅區,以海德馨、僑龍、龍淨環保等22家龍頭骨干企業為引領,100余家配套企業為有效支撐的應急產業發展格局逐漸成型。其中,移動應急電源車、瞬時大排水量車“龍吸水”,環保機械及清潔車等拳頭產品,已經在全國應急救援裝備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多項技術在全國保持領先。

企業創新,人才和技術是根本。“公司獲得中國電力科技成果‘金蘋果’獎(一等獎),就得益於政府部門幫助人才引進,讓人才留得下、留得好。”吳東鋒表示。

據了解,為幫助應急救援裝備產業發展壯大,當地各相關部門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人才引進困難問題,出台一系列人才新政,將省級及以上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引進人才補助提高到1.5倍﹔同時,成立機械裝備產業研發中心,帶動鏈上企業團隊研發申請專利600余項,完成智能變電車、應急電源車等專利技術轉化,研發經費年均增速25.6%,研發人員佔從業人員14.0%,有效發明專利每萬人92.5個,年均增速14.6%。

目前,新羅區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福建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8家﹔院士工作站企業3個,博士后工作站企業4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新開發的53項處置救援產品處於國際領先、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新申請技術專利640項,收集和發布高校科研成果350多項。

延鏈強鏈 打造國家示范基地

近日,在新羅區東寶路的福建僑龍應急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焊花閃爍,一台台應急供排水搶險裝備正在進行最后的安裝調試。作為國內較早研制液壓驅動應急排水搶險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僑龍已經成長為排澇救援機械領域領軍企業之一。

“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必須完善產業集群,補齊補強產業鏈,形成具有區域優勢和特色的應急救援處置產業體系。”新羅區工信局局長蘇建華表示。

新羅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的崛起,得益於當地提前布局和國家頂層設計形成的合力。

早在2017年,龍岩市、新羅區就設立應急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並陸續出台《龍岩市應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重點加強與國際應急企業和國內大企業、大集團的合資合作,大力引進產業關聯度大、技術層次高、市場覆蓋廣的基地型龍頭型大項目,力爭在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去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中明確指出,建設龍岩武平森林防滅火救援實訓基地,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支持建設綜合應急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這為新羅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據介紹,新羅全區現有安全應急企業67家,其中,規上企業63家,應急救援處置類企業49家。2022年,安全應急產業領域內企業年銷售收入261.51億元,安全應急產品與服務銷售收入167.14億元,其中應急救援處置類銷售收入144.68億元。今年初以來,新羅生產的電源車、排水車等應急救援裝備產品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廣受歡迎,逆勢“出海”創新高。在此推動下,新羅區今年前三季度機械裝備產品出口總額超20億元,同比增長35%﹔今年1—8月,全區機械裝備產業產值達137億元,同比增長4.2%,帶動就業人員超1萬人。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核心技術、專業化能力、市場佔有率為導向,建立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推動企業深耕細分領域,集中資源培育一批高技術、高成長企業。”蘇建華說,力爭到2025年,全區安全應急產業總產值超5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溫連光)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