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明尤溪:種好“鐵杆庄稼”  端穩“金油瓶”

2023年10月10日10:41 | 來源: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種好“鐵杆庄稼” 端穩“金油瓶”

林農林文壽在油茶林勞作

林農林文壽在油茶林勞作

下村油茶科技示范園

下村油茶科技示范園

工人晾晒油茶

工人晾晒油茶

秋風送爽,大地豐收,尤溪各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挂滿了油茶果,林農一邊採油茶,一邊忙著給油茶林除草。“這2萬棵油茶,可產毛油3000公斤。”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后樓村油茶種植大戶林文壽打理著自己的200畝油茶林,看到累累果實,開心地笑了。

尤溪,“中國油茶之鄉”,油茶是當地農民的“金色銀行”。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27.4萬畝,約佔全省10.3%,是全省油茶種植面積最大的縣。2023年與福安一同被確認為我省兩個“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

“鐵杆庄稼”做大做優

尤溪油茶歷史悠久。

“抱子懷胎,老果新茶,同株並茂。”在現存最早的明嘉靖《尤溪縣志》就記載油茶栽培使用歷史,超過500年。在糧油極度匱乏的年代裡,油茶為尤溪這方土地上的人民提供了必要的補充營養成分。

“記得五六歲時,一次外婆來做客,家裡沒有油,奶奶叫哥哥和我拿著一個酒盞找鄰居借茶油。”福建省油茶產業協會會長、福建省尤溪縣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鳳翔回憶,那時,茶油尤其“金貴”,借得茶油后,兄弟倆小心翼翼地端回家,生怕弄洒了。

民國版《尤溪縣志》記載,民國24年(1935年),尤溪全縣種植油茶1020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鄉鎮大種油茶,其中不少油茶林是當年“上山下鄉”知青種植的,許多群眾把它們叫做“知青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林改將油茶林作為自留山分產到戶,林農擴繁油茶林的積極性大幅提高。

“之前做房地產項目,2003年進入油茶行業。”胡鳳翔說起自己“改行”的初衷,“很多人買不到茶油,也有很多人的茶油賣不掉,就出現在我身邊,這也是市場機遇吧。”

“房地產只是項目,而做油茶是事業。”胡鳳翔看中的是油茶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油茶價格一直比較高,經濟效益不言而喻﹔尤其在農村,1畝油茶林就能創收近2000元,是林農增收的重要渠道﹔油茶林三五百年不砍伐,依然還能有收益,生態效益不容小覷。”

在尤溪,油茶就是這樣的“鐵杆庄稼”。2008年以來,尤溪縣把油茶作為農業的重點特色產業之一加以推進,全縣新植油茶林7萬多畝,全縣油茶林面積增加到27.4萬畝﹔累計完成低產林生態改造8萬畝,並結合油茶項目建設建立了一批油茶新植、低改豐產生態建設示范基地,完成了中央、省、市油茶項目20多個﹔建立省定油茶採穗圃149畝,良種繁育基地60畝,累計培育優良苗木1600多萬株﹔組建了35個油茶專業合作社,從事油茶種植和茶油銷售公司、合作社、農場達197家。

生產布局不斷優化

走過尤溪縣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透過觀光通道的玻璃窗,壓榨、精煉、灌裝等自動化生產流水線設備一目了然。車間旁矗立著3個巨大的毛油儲藏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玲告訴記者,每個儲藏罐可存儲650噸毛油,用於訂單式生產。

如今,這家公司是中糧、世紀恆達、天福、天美仕等指定OEM工廠,擁有2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項。產品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証、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証。同時,還是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大學、福建省林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教育基地。

公司展示大廳裡,山茶籽油膠囊、茶油酥餅、山茶油護膚套裝、月子寶套餐、茶枯粉、山茶花潤膚油、口服茶油等多項創新產品讓人眼前一亮。“口服茶油是這幾年賣得最好的,平均每年銷量達到800萬元,佔總銷量的10%左右。”胡鳳翔說。

沈郎公司圍繞“萬畝茶林,有機生產,出口品質,全程溯源”管理模式,實現6萬畝茶林有機管理,同時每年培育省林木種苗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閩43、閩48、閩60等優良種苗200萬株。如今,公司已成為集種苗培育、種植、主副產品生產加工、市場培育、產品銷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的現代化食用油企業,先后被授予中國油茶十大知名品牌,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工人先鋒號、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等榮譽稱號。

這些年,尤溪油茶企業不斷興起,產業布局不斷優化。芳香園(福建)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山茶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企業,生產的“健康使者”野山茶油和以山茶油為主要原料的凝膠糖果,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在第四屆上海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第三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潤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不僅從事山茶籽收購批發、青果加工服務,還建設800立方米冷庫提供茶籽冷庫儲存服務,2020年增加茶油壓榨、精煉、灌裝生產線,年可加工鮮茶果500噸、干茶籽1000噸,銷售茶油60噸以上。

2012年,“尤溪茶籽油”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使用權,2019年被推薦納入中歐地理標志保護清單。2017年4月,被授予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范縣,2021年“尤溪茶籽油”被評為“大國好貨”,2022年全縣茶油產量達3500噸,從事油茶產業超5萬戶,產值達8.5億元。

“低產高價”仍需破局

今年71歲的林文壽,是尤溪縣洋中鎮后樓村的油茶種植大戶之一。這幾天,他正趁著晴好天氣給油茶林除草。

30年前,老林在村裡開荒種了50畝油茶林。此后不斷擴繁,如今他的油茶林面積有200多畝。

“去年收獲了3000公斤毛油,平均每公斤100元左右,全部通過線下銷售。”老林說,這些年油價隨著“大小年”波動,最高賣過每公斤160元,大部分時候是每公斤120元至150元售出。

油茶有大小年,大年產量高價格低,小年產量低價格高。

為了穩產,這些年,老林為油茶林修了機耕路,每年給油茶林施雞鴨牛糞、土雜肥等有機肥,同時通過修枝控高防病。“每畝100株,平均每株產果3公斤,我這片林子油茶籽出油率較高,20公斤便能榨1公斤毛油。”老林說,雖然穩產能擺脫大小年的困境,但在高產還有潛力可挖,他希望能搭上新一輪“低改”的“順風車”,解決油茶林缺水問題,讓每株油茶產量提高到5公斤。

“人種天養”是目前尤溪縣大部分油茶林的現狀,相對應的就是低產、無法穩產。為改變現狀,尤溪縣成立“兩茶”(油茶和茶葉)工作領導小組,縣林業局設立油茶產業工作站,印發《尤溪縣油茶產業發展意見》、制定油茶產業發展考評方案,形成黨政領導、干部群眾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這些年累計完成低產油茶林改造8.5萬畝,培養了3名國家級木本油料工匠、200多名縣鄉技術人才,累計培訓6000多名鄉土人才,提升全縣油茶種植水平。

“目前,每公斤精煉茶油的市場價格在200元左右,還比較高。如果能降到100元左右,廣大群眾也都能吃得起,市場就能更大些。”胡鳳翔坦言,要讓群眾“吃好油,吃健康油”,降本增效很關鍵。

為此,他希望,一方面在油茶林上加強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應用,解決“大小年”問題,提高機械化運用水平,降低工時、提高效率﹔第二是在物理壓榨、浸出法、水酶法等加工技術上繼續突破,降低殘油率﹔第三是在市場監管方面放開宣傳,普及健康觀念,從而帶動銷售,進而推進產業提質增效,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吳振湖 文/圖)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