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打造法治政府 推進依法治省”系列訪談

專訪南平市副市長洪永新:厚植法治土壤 守護綠水青山

鄭窈 蘭志飛 陳永整
2023年04月19日17: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中央依法治國辦於2022年底公布的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中,福建省共有6個市、縣上榜,獲評數量居於全國第一方陣。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爭優爭先爭效”的擔當作為推進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設,福建省委依法治省辦和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打造法治政府 推進依法治省”系列訪談。

本期嘉賓: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永新。

主持人:前不久,南平市“厚植法治護綠根基 賦能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獲評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項目,您對這份榮譽有什麼感受?

洪永新:獲評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項目,這是對我們法治護航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對我們今后做好法治政府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我們要以獲評全國示范創建項目為新起點,縱深推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厚植法治護綠的生態文化,努力培育公眾的生態保護自覺,為推動“好風景”走向“好經濟”、邁向“好生活”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永新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永新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南平市是如何使用好立法這張牌,保護百處水源點,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守護千裡河岸帶的呢,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經驗嗎?

洪永新:南平作為閩江源頭、福建的生態屏障,國家公園和雙世遺所在地,更要在“護水護綠”上為全省大局多作貢獻,當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等生”,做到“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工作中,我們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立法的指導原則,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突出“小切口”促提升。聚焦生態保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立足“小切口”,找准著力點,施行一事一法。以保護環節為突破口,對規劃、建設、保護、管理四個環節作不同篇幅規定,增強地方立法護航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整體性、協調性、系統性。

突出“新思路”抓重點。按照“小步快走”思路,立足小開口、大視角,分領域集中立法、系統立法,以地方立法填補上位法和政策的空白點、盲點,及時將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成果和經驗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突出“大格局”優機制。注重建立大立法工作格局,出台《南平市城市綠地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5部,構建符合南平實際以護山、護水、護綠、護大氣為主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生態立法工作經驗被編入新時代全省地方人大常委會工作創新案例。

主持人:為了守護綠水青山,南平市在執法工作方面有哪些好的工作實踐?

洪永新:我們時刻緊繃生態保護這根弦,在抓隊伍建設、抓聯動協作、抓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加強生態執法工作。

強化力量抓隊伍建設。對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考試實行信息化管理,研發南平市行政執法資格考試系統,2022年首次開設鄉鎮專業考試,報名和參考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同時,依托福建干部網絡學院平台,組織市縣鄉三級一線執法人員及業務分管領導2479人,參加基層干部行政執法業務網上專題培訓班,增強各領域基層執法力量。

強化實效抓聯動協作。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會議,推動落實生態環境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和鄉鎮執法改革,建立公檢法等部門生態司法協作機制,創新推廣“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林長+法院院長”工作模式,成立市、縣生態警務中心,構建跨部門、跨區域生態保護聯勤聯動的工作格局,強化生態問題聯排、矛盾糾紛聯調、法治宣傳聯推、信息資源聯通,合力建設生態執法保障體系。

強化素質抓能力提升。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確保生態環境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規范開展案卷評查,總結歸納生態環境領域行政案件辦理中常見問題,提升一線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水平,推進基層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永新做客人民網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永新做客人民網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在與您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了南平市的主要驅動就是法治護綠、創新護綠,請您介紹一下法治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南平市有哪些生動實踐案例?

洪永新: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在凝聚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方面,南平市創新實施“1121”精准普法,細化普法責任清單,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加大對生態領域普法需求的分析研判處置,法治宣傳教育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准滴灌”。

例如,我們在全市建成“一縣一品”的生態環境司法教育實踐基地10處,將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列為各級領導干部學法的重點內容,提高全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意識﹔圍繞生態文明保護主題,深化府院聯席會議機制,推動生態審判機構專門化建設,健全涉生態刑事、民事、行政、行政非訴案件“四合一”審判,創新“懲治·修復·聯防·教育”四位一體生態司法模式,成功審結全國首例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在全國率先實行認購“碳匯”生態修復方式作為生態補償機制的具體實踐,發揮行政調解、行政裁決、人民調解等非訴解紛方式作用,最大限度激發生態保護機制活力。

此外,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和光澤“水生態銀行”做法入選自然資源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水利部以南平為樣板編制《水美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導則》《水美城市建設指南》,並向全國推廣。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於南平市通過創新性建立專項法律服務方案、完善矛盾糾紛調處預案等做法,有效解決生態資源變現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和矛盾堵點,為生態產業優化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支撐。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