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數字經濟 漳州“破浪”前進

——“數字漳州”建設綜述

陳曉雲

2020年10月12日17:12  來源:閩南日報
 
原標題:“乘風”數字經濟 漳州“破浪”前進

漳州開發區以招商局·芯雲谷產業園為載體,打造以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產業為亮點的園中園。 許小燕 供圖

  手機支付、共享出行、遠程辦公、指尖輕點就能購物、刷臉就能支付、田間地頭直播帶貨……數字技術應用在改變人們衣食住行的同時,也成為激發經濟增長新動力。

  近年來,漳州加快實施“互聯網+”、大數據項目,出台《漳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漳州市實施新老基礎設施專項行動方案》以及《2020年數字漳州工作要點》等數字經濟相關配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明確漳州市數字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加大漳州市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產業等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扶持引導力度,引導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如今,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工程走入漳州普通百姓家﹔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及關聯企業數量激增﹔全市94.5%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漳州數字經濟發展生機勃勃。

  數字服務共享“智能”生活

  “醫生,錢充進去了。”10月8日,在漳州市醫院,准媽媽陳彩虹正在產檢,醫生插卡顯示余額不足,她立即在手機上完成了充值。“再也不用來回奔波於各個窗口了。”如此方便的體驗,是數字化智能服務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新感受。

  不僅充值繳費,預約挂號、查報告單、生育登記、核酸檢測預約、預防接種預約、診后滿意度調查等系列便民查詢功能,市民也隻需在微信搜索關注“漳州市衛健委”公眾號,進行實名認証,便可直接在平台完成。

  漳州市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整合全市區域醫療健康行業各級各類服務應用,統一健康門戶,為全市514萬人口提供統一、權威的便民服務入口,讓群眾切實享受到“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截至8月31日,漳州市衛健委公眾號用戶量達19.71萬人,門戶線上便民應用總點擊量累計3842.02萬次。

  數字建設不僅加速了社會信息資源的整合,也讓數字化生活“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物聯網“智慧小區”龍寶花園,居民用手機輕輕一點就能輕鬆享受社區服務、參與社區管理,而物業管理人員通過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台,則可以做到對小區內各種設施的狀態信息一目了然﹔在悅景豪庭小區,小區居民隻要刷臉就能方便進出社區和自家單元樓……

  數字漳州讓市民生活更輕鬆、更便捷,也讓城市和社會管理更“智慧”。

  6月,漳州市智慧城管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實現與部級平台聯網工作,智慧城管集智慧執法、智慧市政、智慧環衛、智慧園林、物業管理、建筑垃圾監管等多業務管理為一體,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構建市域治理現代化體系﹔市交通局、市通管辦運用大數據,通過輿情監控平台,結合智慧社區管理系統,實現動態監管車輛、實時篩查重點疫區人員﹔“智慧華安”項目投入試運,率先打造全省首個縣域智慧城市樣板工程。

  不僅在城市,數字漳州的觸角也在加速伸向廣闊的農村。

  萬辰生物、同發生態農業等5個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獲評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省級貧困縣平和縣入選全省“十縣百鎮千村”農村信息化示范建設縣,蜜柚大數據運營平台投入使用。

  如今,數字建設與群眾衣食住行、健康醫療和社會公共服務等相融合,更好地解決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問題,讓漳州市民共享數字經濟紅利,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數字賦能助力“工業新城”騰飛

  位於漳州台商投資區的中科智谷電子信息產業園,正以其強勁的發展勢頭,“點亮”漳州數字經濟發展新圖景。

  該園以高端研發和智能制造為主體,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液晶模組、半導體芯片、電子元器件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終端設備的研發、制造及銷售。2019年實現全年產值10億元,成為漳州市產城融合的項目典范。

  在漳州開發區,數字經濟同樣“閃耀”。

  2019年11月,招商局·芯雲谷盛大開園,揭開了漳州市泛信息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新篇章。目前,華為、騰訊雲、中國移動、中關村e谷等行業龍頭企業已率先入駐,逐漸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成長、小微企業孵化的產業集聚態勢。

  以招商局·芯雲谷產業園為載體,漳州開發區按照一核多點的布局,打造以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為核心,以數字經濟產業、跨境電商產業、網絡視聽、低軌衛星和新基建創新示范產業為亮點的五大園中園,構建前瞻、共享、共贏的信息服務產業生態。

  與此同時,在漳州高新區,物聯網產業園的智能展廳、園區智能化改造、公共服務平台等均已建成,目前,已入駐創業創新型企業56家。

  這背后,是近年來漳州積極引導數字經濟產業向專業園區集聚發展,推動數字經濟企業向金峰開發區、招商局·芯雲谷、長泰經濟開發區、台商投資區、漳州高新區等重點特色產業園區集聚,加快形成數字產業資源集聚效應的結果。

  新業態點燃新動能,數字經濟同樣為漳州傳統產業插上轉型發展之翼。

  在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的MES(智能制造執行系統)屏幕上,以MES為中心的智能化管控系統正對計劃調度、生產物流、工藝執行、過程質量、設備管理等生產過程各環節及要素進行實時監測,確保每個工序的正常運轉。“猶如給工廠裝上了‘大腦’,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慧化’。”職工們形象地描述道。

  而福建思特食品安全全鏈條可追溯大數據平台應用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則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糾”。

  數據顯示,2019年,漳州培育智能制造企業107家、完成400家工業企業“上雲上平台”。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傳統產業脫胎換骨、華麗轉身。

  可預見的是,數字漳州建設正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漳州“工業新城”騰飛。2019年,漳州市數字經濟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產業數字化的增速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涌現了漳州科華、立達信、思特電子、科能、萬利達、中科智谷等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

  數字政務讓群眾少跑腿

  “不用跑那麼多部門,真好!”福建兆晟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耀真由衷感嘆道。日前,他在龍文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並完成辦理營業執照、印章刻制備案、銀行預開戶及社保登記、公積金開戶等諸多事項,僅用23分鐘。

  有如此效率,要歸功於“企業+N秒辦”模式。

  今年,漳州市試行“企業+N秒辦”模式,打造“企業開辦一次辦成”平台。依托在“漳州通”APP、全市統一行政服務軟件系統上專門開發的平台,原本企業開辦要“跑多次、進多門”,重復提交材料,現在平台整合市場監管局、銀行、稅務、醫保、社保、公積金等部門與開辦企業有關的業務資源,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各部門網絡互通、材料共享,形成“一套材料”“一張表單”。用戶可自主選擇開戶銀行、開戶網點進行“秒”開戶,實現公章免費刻制,稅務登記不見面,醫社保、公積金登記網上辦,實現企業開辦“一次不跑,零見面審批”。

  “企業+N秒辦”模式標志著漳州“互聯網+政務服務”再上新台階。

  “市數據匯聚共享服務平台打破了部門間的數據壁壘,讓數據動起來。”市發改委副主任、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陳林說,目前,全市已建成醫療衛生、社保就業、城建住房、生態環境等12個公共主題庫,匯聚社保就業、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法律服務等10多個領域39個部門600多項信息目錄數據3億多條。提供社保信息、婚姻信息、企業信息等208項信息資源共享服務,接口累計調用次數達600余萬次。

  數據匯聚了,效率緊隨跟上。依托“漳州通”APP建設,電子証照系統已覆蓋市、縣部門475個,登記電子証照目錄4465類,企業開辦時限壓縮到5天以內,全市94.5%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率先在全國實施審批服務“智能秒批”新模式。

  “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為漳州“放管服”改革和“隻跑一次”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進一步推行“不見面辦事”“最多跑一趟”工作要求,漳州市進一步推動審批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加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通不同部門之間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匯聚共享,為企業群眾提供在線申報、政策咨詢等功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全面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

  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將部分服務事項入駐“閩政通”,“漳州通”小程序在“閩政通”已正式上線共10項服務,全市已完成市直審批事項標准化梳理和問題辦事指南的整改。全市省網上辦事大廳辦件預審及時率99.98%,受理及時率99.99%。市“互聯網+監管”完成監管事項數2772項,檢查實施清單應梳理數7283項,已梳理數5915項,梳理完成率81.22%。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