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標題標題更多>>

    於正真正開始大紅大紫,是從2011年的《宮鎖心玉》開始,這部戲,紅了楊冪,紅了馮紹峰,更讓“於媽媽”這個名字在大家的罵聲中鵲起。到后來《笑傲江湖》、《陸貞傳奇》和最近熱議的《神雕俠侶》,於正的每一部新劇都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雷人改編和惡俗虐心的橋段,讓90后看的不亦樂乎,80后看的痛心疾首…於正到底是如何在中國娛樂圈掀起如此大的影響?這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標題標題更多>>


    不管外界如何爭議,於正是成功的。且不說收視率,“於正編劇”這四個字,大家一聽就能分辨出特點,於正也樂於以此發展自己的一套美學,盡管未必能獲得多少贊譽聲。
    於正的兩個身份是編劇和制作人。他自豪地說,“我未必是中國最好的編劇,但我是最會講故事的人。我是成功的制作人。”     盡管寫的多為男女之間的三角戀言情故事,編劇手段亦會受到質疑,但寫作仍然是於正最自信的事,這甚至是他的立足之本——“寫作讓我有安全感,我是屬於靠激情寫作的人,有靈感必須一口氣寫完。隻要寫出劇本,我就感覺自信回來了。”
    於正解釋說,“我覺得我的生活乏善可陳,非常平淡。每天過的都是重復的日子。我唯一可以變的是,熒幕裡放出的那些故事。所以我寫作的時候很嗨,是手舞足蹈的。我是完全進入那個世界,人物穿什麼衣服,房子是什麼樣,這些畫面當時就想好了。” 別笑,於正說這話時是認真的。
    他在橫店的生活就像每天上下班,很有規律:七八點鐘起床,然后看小說,下午寫小說到六七點鐘。晚上看當天拍好的劇,沒問題就鬆口氣,睡覺。但這些開機后的日子是很貧乏無味的——“我經常有憂郁症的感覺,半夜兩三點寫劇本時,會非常痛苦,我會奇怪,我為什麼要在這方寸之地待著,我為什麼那麼痛苦。我也可以享受很多啊,要是人死了錢沒花完怎麼辦? ”
    採訪中於正孜孜不倦地講著,他的這部戲加入懸疑,那部戲融入了時尚,每部戲都有突破,不會讓觀眾有審美疲勞。只是確實會讓人感覺,於正的戲雖然好看,但並不深刻,難免讓聽者神游。
    幾乎所有採訪於正的記者都要問一遍“抄襲”,他說得最多的是“借鑒”和“致敬”。今天,於正同樣拿林語堂的《京華煙雲》打比方,“這不就是另一部《紅樓夢》嗎?文學就是這樣傳承和的發展的。”說罷他又加了一句,“《金枝欲孽》和《甄嬛傳》說的也不就是一碼事嗎?”
    於正也不滿網友的挑錯和吐槽,“為啥要關注劇裡有個火龍果這樣細枝末節的東西,你領會精神就可以了嘛。”看到有網友批評“賤人就是矯情”,他很生氣,“到底誰是賤人,到底誰矯情了。”他認為外界漫無目的的批評都在於“他是於正”——可能是我年少輕狂,不懂事啊。哪裡說錯話,做錯事,讓網友反感了。
    有人曾說,至少在內地,除了“海岩劇”,能以編劇命名的系列劇也唯有於正了。
    現實的確如此,於正制作編寫了約20部電視劇,從《玫瑰江湖》開始,他的劇,男女主角到配角從來都是年輕貌美,道具造型美輪美奐,同時還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常識錯誤,以及淺顯簡單的情節和對白﹔幾年后,《美人心計》和《宮》熱播,特別是后者,首播收視破3%,網絡點擊破億,順便捧紅了楊冪和馮紹峰,在這之前憑借一部劇就紅遍全國的是趙薇。於正從此炙手可熱,他的名字就意味著收視率。
    於正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商人本性,他說他最懂觀眾心理,籌備《雲中歌》時,他明講“觀眾想看的就是愛情”﹔他會得意地告訴你,“我很享受收視率這個數字的成功。我的微博天天轉收視率,我知道這是一件很low 的事兒,但是我暗爽嘛,開心嘛,沒辦法憋住。”     於正也相當懂得炒作。一個經典例子是,在《宮》大結局前夕,他和湖南衛視為穩定飆升的收視率,放出會有“悲劇版”/“開放版”結局的消息吊人胃口﹔等到被質疑造假時,於正說“悲劇版結局會在《宮2》播出前拿出來”﹔他還暗示“《宮2》可能不和湖南台合作”,於收官前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同時為續作預熱。
    事實上,於正出於商業需要是願意推銷自己並把置於風口浪尖的。他告訴搜狐娛樂,“我不是為了成名。我是其實一個很害羞的人,但把自己訓練得不要臉了。我為什麼還要面對公眾,我希望成為瓊瑤、海岩那樣既能寫,又能操盤的操盤手。把自己推向公眾,讓大家通過關注我來關注我的作品,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方法。”
    這種“關注”就像“裸奔”,等於讓所有人拿著放大鏡觀察自己,揣測自己,於正說他既享受又不享受這種關注,“其實很難說”。但被毆打也被人集體嘲笑后,於正受了傷,他不願意站在風口浪尖上了,他開始遠離北京,“我不希望被北京復雜的環境腐蝕。我是一個不太能擋住誘惑的人。別人喝酒吃飯一叫我,我就出去了。因為太寂寞了。在橫店,我可以保持清淨的心。”

標題標題更多>>

    無論是聲名鵲起的《美人心計》,還是收視飄紅的《宮》,還是即將熱映的《王的女人》,於正的作品都有著自己越來越明晰的烙印。他打造的是一個“美人王國”,演員、情節、服裝、配樂,每一元素都朝著“美”的目標布置。每一部熱播作品的背后都証明了他無可挑剔的審美,他的套路可以被自身完美復制。通過數部高收視作品的積累,這個王國的根基漸穩,版圖擴張,特色也越來越鮮明。     演員一定要美型,這是於正的選角主要標准。無論是業已成名的明星還是苦苦掙扎的新人,隻要夠美且符合角色需要,於正都可以為收為己用。《美人心計》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案例,這部09年制作的片子直到2011年才上星播出,但一經衛視平台的傳播,立刻獲得強烈反響。瀏覽網絡上討論這部劇的帖子,我們會發現十有八九是討論演員的,因為合適的演員才是這部劇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作為制片人,於正十分注意選角時的搭配,一是整體選角時明星搭上名氣不大的﹔二是在角色配對上選擇沒有人嘗試過的搭配﹔三是敏銳捕捉到觀眾們的興奮點。以《美人心計》為例,絕大部分觀眾也許知道林心如是誰,但很少人知道王麗坤是誰﹔大部分觀眾也許知道陳鍵鋒是誰,但很少人知道何晟銘是誰﹔就更別說那些大大小小的美人、公子們。當然,甭管你認不認識,這些演員的共同點都是長相很對得起觀眾。當這些明星和新人們在同一部電視劇裡出現的時候,搭配打包的優勢便凸顯出來。明星吸引了足夠的人氣,新面孔的出現又為觀眾們帶來驚喜,這樣的疊加效應之下,自然能夠將觀眾留在電視機前……     在於正美人版圖的眾多元素中,劇本反而是爭議最多的一環,這對編劇出身的於正來說大概是件很尷尬的事情。於正的故事大都百轉千回曲折離奇,換句話說,也十分狗血套路,問題就在於觀眾怎麼看。習慣於在網上泡著的年輕人大多會對於正的劇情嗤之以鼻。
    他的劇本格局都不大,《胭脂雪》、《鎖清秋》、《大丫鬟》說的都是大宅門裡主子仆人婆婆媳婦那些事兒,格局稍大點的《美人心計》、《宮鎖心玉》說白了也不過是幾個女人斗心眼兒,與什麼國仇家恨時代風雲完全扯不上關系。而且最讓人詬病的一點是,於正作品裡有那麼幾部看上去很像拿來主義,將《歡喜婆婆俏媳婦》和《我的野蠻婆婆》,《美人心計》和《宮心計》擺在一起,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就算細節完全不同,主題上總有借鑒成分。可是無論外界怎麼議論,於正都堅定不移地堅持他的風格:一切隻為主角的美……
    人靠衣裝馬靠鞍,服裝是裝點於正美人版圖的重要元素。於正深知再好的演員也需要造型加分,因此不惜在服裝上下重金。迄今為止,於正的作品大都是民國劇與古裝劇,這在服裝上給了他相當大的發揮空間。時裝劇很難出彩,古裝劇則很容易做出婉約飄逸的效果。尤其是在時下許多古裝電視劇越來越劍走偏鋒,時不時出現個把雷得人風中凌亂的乞丐衣、網狀襪的趨勢下,於正的服裝設計堪稱精致華美。
    首先從配色上來說,於正具有把古裝劇拍成偶像劇的決心,因此在服裝配色上相當大膽。赤橙黃綠青藍紫,隻要看上去鮮艷奪目,就敢往演員身上搭。當然,這種嘗試如果失了分寸,很容易變成一場笑話。所幸目前為止,於正很明白觀眾的底線在哪兒,拍《歡喜婆婆俏媳婦》這種喜劇時,演員們著馬甲,著披風,著彩裙,袖口裙底繁花似錦,大膽跳脫活潑俏皮﹔拍《美人心計》這種大戲的時候演員的著裝要規矩嚴肅一些,宮中各級女人都有不同的衣服規格,家人子時的純白簡單,皇后時的大紅貴氣,皇太后又是另一種淺綠雍容。嚴格說起來,這些配色未必真正符合古人的著裝規范,但就古裝劇的觀賞角度來說,效果極佳……     當電視劇逐漸商品化后,似乎隻有瓊瑤還在堅持為電視劇配詞配曲,所以趙薇可以出一張又一張的專輯,如果開演唱會上座率可能還要高於很多歌手。其他的電視劇配樂多半東拼西湊,主題曲直接“拿來主義”,與劇情有不有關系根本沒人考慮,流行不流行更無所謂。
    與瓊瑤一樣,於正很有寫字人的情懷,尤愛為自己的作品創作歌詞。大概在他的眼中,自己的作品是一個整體,整體氛圍尤其重要,就算是歌詞也應該由自己執筆,與劇情相配合。於正的詞並不復雜,在表情達意方面已經到了接近直白的程度,單拿出來看算不得什麼佳作,但放在電視劇裡則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他的歌詞與劇情關系十分緊密。配樂當中,今年熱播的《美人心計》的主題曲《落花》,《宮鎖心玉》的主題曲《愛的供養》都是曲因戲流傳,戲因曲更火的例子。

標題標題更多>>


    在編劇圈,於正走紅程度堪比明星。一方面他制作出諸多收視超高的電視劇,成為投資商和電視台熱捧的對象﹔另一方面,他卻遭到大量觀眾甚至同行的反對,甚至組成了團體—“全球反於媽后援會”。此前一組“於正被掌摑”的圖片被曝光,在施暴原因等諸多細節尚未得到証實之前,網絡上對該事件的態度(包括不少圈內人)已呈現出往“打得好”、“該打”一邊倒的趨勢。為何於正在網上被黑至如此地步?     跟圈內不少科班出身的專業編劇相比,於正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編劇課程培訓。根據《時代周報》的採訪,他做編劇的緣起是“某部戲裡,編劇跟導演鬧翻了走人,於正提出自己小時候作文很好可以應急,”這就是他編劇生涯的發端。於正對自己的定位也是“流行大師”,此前在接受網易娛樂採訪時候他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落下過流行文學:三毛、瓊瑤、金庸、梁羽生、古龍、席絹,以及四五年前開始大量閱讀網絡言情小說﹔而對傳統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卻很少讀,四大名著隻讀過《紅樓夢》,因為工作需要才去讀了《京華煙雲》、《邊城》等小說。
    然而,在他的那些高收視劇中總是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硬傷,比如隨意採擷別家“經典”:2010年播出后爆紅的《宮》,劇中人物的台詞就被吐槽是直接抄襲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中人物“花澤類”的一句經典台詞。蒼白空洞的人物、虛假浪漫的愛情、幼稚簡單的陰謀和權斗,於正的劇有大量對愛情和生活充滿遐想的少男少女粉絲,收視率和網絡點擊量居高不下﹔但這些刻意迎合低齡審美的有悖事實邏輯的橋段和劇情,卻引發不少成年觀眾、媒體輿論和圈內人士的不滿,批評這些劇“腦殘”、“低齡弱智”、“雷”。     於正的劇集追求的風格隻有一點:無限度的唯美。擔任制作人后,他在制作經費的運籌上,會低價簽約演員、挑便宜酒店入住拍戲,但絕對不會在道具、場景、服裝上節儉。靚麗鮮艷的畫面色調、精致協調的服裝道具、俊男靚女的演員搭配,這些都使得於正電視劇的制作精良程度在國產劇中數一數二,從而從大量粗制濫造的國產劇集中跳脫出來,成為收視率的保証。他的戲常常剛剛開拍,就有多家電視台搶著購買,優先安排最好的檔期播出,收視率高、銷售好、排播優先,於正的劇投資回報率和回報速度在業內有口皆碑,用某投資人的話說就是“賺錢賺到手軟”。
    在反對於正的聲音中,很少出現電視台的聲音——對電視台而言,於正是不可多得的合作對象﹔但對於部分圈內同行來說,市場有限,於正高產且部部銷售看好,是個“惡性腫瘤”。有投資人稱,於正對自己、演員、合作伙伴、工作人員都很“摳門”,“省下來的錢投自己的戲,不讓別人投”——這種被圈內形容為“女人做生意”(即不肯與大家一起賺錢)的做法也讓不少投資人對於正充滿敵意。     於正早年因為“抄襲”紛爭,在天涯論壇被稱為“於抄抄”:其《大清后宮》(2005年)被指抄《金枝欲孽》、《最后的格格》(2006年)被指抄《匯通天下》﹔《鎖清秋》(2008年)被指抄襲《恨鎖金瓶》﹔《賢妻良母》(2009年)被指抄襲《家好月圓》﹔《玫瑰江湖》(2009年)被指抄襲《楚漢驕雄》——可以說,於正紅火一部作品,便會得罪一部戲的粉絲。
    2010年的《宮鎖心玉》,於正的人氣與“反於正”的人氣同樣上漲。據悉,於正早期試圖向小說《步步驚心》原作者購買版權未遂,於是自己寫了《宮鎖心玉》,趕在《步步驚心》之前播出,成為第一部爆紅的“穿越劇”,此舉引發了《步步驚心》原著粉絲的極大不滿,並因此成立了“反於媽全球后援會”。2013年,於正版的《笑傲江湖》播出,被評為“金庸的劇名,瓊瑤的劇情”:東方不敗徹底變成了女人並深愛令狐沖,是情深不渝、甘願付出和犧牲的“白富美”﹔劇集播放一半左右,任盈盈方才出現,並成了“腹黑小三”……這些天馬行空的改編讓不少金庸迷、《笑傲江湖》原著粉絲憤怒不已,繼而加入反於正的行列。據悉,繼《笑傲江湖》后,於正還將改編金庸的《神雕俠侶》,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網絡熱門小說《雲中歌》、《最后的王公》、《如果,我說我愛你》等。這些作品都擁有大量的忠實粉絲群,自改編消息傳出后,這些粉絲已經開始擔心“於正糟蹋這些經典”,等到劇集播出時,想必難免又會引起一番口誅筆伐。
    對於自己為何被罵,在接受網易娛樂採訪時候,於正表示,“后來可能有人說因為我太胖,胖的人就是別人看著不順眼﹔或者是因為有時候我說話會翹著指頭(蘭花指),他們也不接受”。這是於正的自我分析,實際上,個人風格太突出、過於高調、雷語頻出,這些特質讓排除作品好壞因素的於正不被人喜歡。
    之前《甄嬛傳》大熱被奉為宮斗戲翹楚,相比之下,於正的《宮鎖心玉》卻因情節簡單低齡,被評為“幼稚園”級別。採訪中於正常常被問及《甄嬛傳》的問題,於正要麼說“甄嬛是個壞姑娘”,、“我就沒看過幾集《甄嬛傳》”、“劇情太慢了,看不下去”,要麼就表示,“有信心超越《甄嬛傳》”、“《甄嬛傳》我也能寫”﹔而《笑傲江湖》熱播后,他則表示,“我覺得其實《笑傲江湖》和《少年派》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是把一個很深度的東西普及化了”這些言論被大眾狂吐口水,而於正也依然高調的我行我素,宣稱“名氣是實現理想最好的保護傘”,“你看,現在我的劇,賣的不是演員,而是我。”
    口無遮攔、太高調、攻擊同行,讓於正得罪了不少人。《宮鎖心玉》因為收視成績好,湖南衛視把最終結局分拆為幾天播放,於正卻表示不滿放言“《宮2》要換個平台播出”,這種言論引發不少人反感,認為於正“太狂”、“不懂感恩”。《宮2》爆“換角門”時,於正對記者爆料,佟麗婭嫌棄片酬太少不肯接拍,所以換成了袁珊珊,結果引發佟麗婭粉絲抗議。《美人心計》時於正與林心如合作良好,所以此后林心如自己首當制片人拍《傾世皇妃》時曾以《美人心計》班底作為宣傳旗號(同班底、自己帶服裝入組等),於正則出言攻擊,兩人關系也一度鬧僵。

標題標題更多>>

    對於電視劇,部分制作人強調文化屬性、希望通過電視劇引導大眾﹔部分制作人則強調其商品屬性,認為電視劇應當迎合大眾,於正顯然屬於后一種。他精通市場與觀眾,並相當諳熟地迎合這些觀眾。隨著央視市場份額的逐漸萎縮,強調文化屬性的劇集生存艱難,導致電視熒屏上“雷劇當道”,“雷劇”產量最多、影響最大的於正毫無疑問成了一個典型。在於正身上集中體現出一種當下電視劇市場存在的文化屬性和商業屬性的沖突:一方面,是市場(電視台、觀眾、投資商)對娛樂性和經濟效益的認可,一方面是主流話語及部分受眾對過度商業化蠶食文化價值的的抨擊和不滿。

人民網福建頻道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出品:人民網福建頻道 策劃:鐘若漪 美編:洪慧聰